榜樣的力量真實而生動——讀《從博白大山走出的美國國家發明家科學院院士》有感
2月8日,《玉林日報》“文化視野”版刊發對陳偉教授的專訪文章《從博白大山走出的美國國家發明家科學院院士》??吹竭@篇文章后,我在班上跟學生們進行了分享。也許,在學生們幼小的心靈中,科學家這樣的巨人,只在電視或新聞中見過,沒有想到,在我們家鄉竟然就有這樣一位科學巨人。分享結束后,學生們發出一陣陣驚訝的聲音:“哇,哇!太厲害啦!”“他是我們家鄉的!”“他是我們陳家的驕傲!是我們祖國的驕傲!”……我從學生們的肺腑之言和熱烈掌聲中,感受到榜樣的力量真實而生動。我不禁深思,我和學生們該如何成長?該如何追夢?該如何深植家國情懷?
讓我想不到的是,課后,有些學生和家長一讀再讀這篇對陳偉教授的專訪文章,并且寫了讀后感。我從中摘選三段與大家分享一下吧:
李欣然:陳偉院士小時候的生活很貧困,但是他能克服困難、努力追夢,并最終實現了他的夢想。而我們今天的生活是幸??鞓返?,我們比他小時候有著更好的實現夢想的條件。因此,我們要更加努力地去學習,好好地去思考“我的夢想是什么”,并為之努力奮斗。不論前面的路有多遠,只要我們敢于遠航,只要我們有堅強的毅力,我們終將到達夢的遠方。
李浩銘:以前有些同學會說我離開了重慶,來到玉林,就是不愛自己家鄉。后來爸爸告訴我,故鄉永遠在我們心里。不管我走到哪,我的根都在重慶,始終是重慶人。爸爸鼓勵我努力學習,將來為建設美麗家鄉貢獻自己的力量。這次,我也認真地問了作為師院教授的爸爸,陳偉教授在美國,他是不是不愛國呢?爸爸說,科學無國界。有些技術可能某些國家具備了成熟的科研條件,讓科學家更好地造福人類。陳偉教授在國內十幾所大學擔任客座教授,增強中美兩國的學術交流和科研上的合作,這不是愛國是什么?學習更先進的技術,掌握更高深的學術,回報祖國,這樣的赤子情懷難道不值得我們敬仰嗎?
苗箬妍:最近班主任給我們分享了陳偉教授的事跡。課后,我又將陳偉教授的專訪一字不漏地讀好幾遍。專訪中有一句話讓我記憶深刻:我很自豪我一直是媽媽生命中最暖的一道光。陳偉教授在專訪里用了大量的文字描述媽媽,這讓我想到了自己的媽媽。從小到大,不管遇到什么事,我的媽媽一直在默默地陪伴我、指引我。我在舞蹈室里上兩個小時的課,媽媽就在教室外等著我。媽媽告訴我,我是她的驕傲。每次看我獨自站在舞臺上的時候,她心里都是溫暖的??赐赀@篇專訪文章,我學習舞蹈的信心堅定了。不僅是要讓自己更優秀,更是要讓媽媽的內心更溫暖。
看著學生們的心聲,我深受感動,內心涌起一股強大的力量。作為一名教師,我將提升教書育人本領,與學生們一起進步,一起成長。感謝《玉林日報》為我們傳遞光,傳遞熱,傳遞榜樣的力量。感謝《玉林日報》“文化視野”這個平臺,讓我們看到更廣闊的世界,為學生們追夢注入精神動力。(梁群)
原標題:榜樣的力量真實而生動 讀《從博白大山走出的美國國家發明家科學院院士》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