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煲“佛跳墻” 鮮到舌頭和牙齒都“打架”
玉林新聞網-玉林晚報訊(記者 黃雅維)“佛跳墻”是福建省福州市的一道特色名菜,始于清道光年間,軟嫩柔潤、濃郁葷香,又葷而不膩、味中有味。因用料豐富,又名“滿壇香”“福壽全”。傳說當時有文人品嘗這道菜后,即席賦詩曰:“壇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墻來?!?br>
在玉林,也有專注于做這道特色名菜的餐飲店,吸引了不少食客前來品嘗。
“做一煲大家都吃得起的‘佛跳墻’”
“‘玉林儂’特別會吃,也懂吃,愛喝湯,并且注重養生的人很多,我當時就想著,要不做一道‘佛跳墻’吧!”4年前,吳雄師在玉林城區江濱路開了一家名為“吹地佛跳墻”的大排檔,店內主打菜就是“佛跳墻”。從2002年開始從事餐飲行業的他,真名可能沒什么人知道,但一提到他的綽號“吹地”,本地餐飲界還是有不少人知曉的。
能堅持做餐飲那么長時間,想必離不開自身的熱愛?!按档亍闭f,他不但喜歡美食,也愛研究美食,“有時候臨睡前靈感一來,想到一道菜怎么做好吃,就會越想越興奮,有時還會失眠?!薄按档亍闭f,他不喜歡做“大眾菜”,就愛鉆研一些“別人家沒有的菜”,但這道菜必須迎合本地人的飲食習慣和愛好。
在大排檔里吃“佛跳墻”,可能很多人都是頭一回。相比星級酒店里可能動輒千元的“高端奢侈”菜品,“吹地”的一煲“佛跳墻”定價在200多元,可供5至10人享用,非常實惠?!拔揖拖胱鲆混掖蠹叶汲缘闷鸬摹鹛鴫Α?,既好吃又有營養,價格還要在大眾都能承受的范圍內?!?/p>
“‘佛跳墻’味道好不好,關鍵看底湯如何”
海參、花膠、甲魚、閹雞、銀耳、鴿蛋、瑤柱、鮑魚、花甲、花菇、蓮子等十幾種食材“共舞”,再澆上用新鮮雞骨、豬骨等秘制熬煮的高湯,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海里游的……豐富到令人咋舌的鮮美食材煨于一鍋,卻能做到既有共同的葷香鮮美,又有各自的口感風味,互為滲透、彼此融合。
鮮香四溢的“佛跳墻”
都說高境界的養生就是食補,如此豐富的食材怎能不讓人心動?“吹地”介紹,神秘的香氣只是“佛跳墻”的引子,其制作從選材開始就極為嚴格?!半u肉必須選滿200天以上的走地雞,瑤柱要個頭大且新鮮的,銀耳不能選被硫磺熏過的,花菇的肉質要肥厚……當然,各種食材的泡發也比較講究?!薄按档亍苯榻B,“佛跳墻”講究一個“鮮”字,而這股鮮味只能來自于所有食材,這就要求選材方面必須做好把控?!皼]有‘科技’與‘狠活’,只有食材本身的味道?!薄按档亍闭f,餐飲行業要想做得長久、博得更多“回頭客”,那可是來不得半點虛假。
“吹地”說,“佛跳墻”的味道好不好,關鍵看其底湯如何。它如同一個交響樂團的指揮,把煲內所有山珍海味的味道協調成和諧統一的鮮味,不僅不突兀,還能發揮出每一味的最鮮姿態。而“佛跳墻”在煨制過程中幾乎沒有香味冒出,在煨成開鍋之時,才有香氣直入心脾。
一煲“佛跳墻”集齊了山珍與海味,食材之間互相滲透,既有共同的鮮美,又保持各自的特色。鮑魚,作為海味之冠,肉質夠厚,鮮美異常;海參被稱為“海八珍之首”,肥厚彈牙;整條白玉花膠,煨好后軟乎乎、糯唧唧的,膠原蛋白多到粘嘴,還有頗帶韌性的雞肉……每種食材都能自成一道大菜,但它們卻在這道菜里集合一起,整體味道便是“鮮翻了天”,一口下肚,黏糯濃醇,鮮香四溢。
原標題:一煲“佛跳墻” 鮮到舌頭和牙齒都“打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