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融入商務履職實踐中
商務工作一頭連著經濟發展,一頭連著民生和老百姓生活,這決定了商務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必須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深入踐行商務為民。
黨的二十大報告從新時代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要求出發,明確提出“要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踐行商務為民,最重要的就是把二十大確定的各項決策部署落實落細,始終保持主動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的行動自覺,把群眾觀點、群眾路線深深根植于思想中、落實到行動上,答好增進人民福祉的時代答卷。
聚焦后疫情時代消費回補和升級新趨勢,在擴內需促消費中展現新作為
促進消費增長是推動國內大循環,擴大內需戰略的關鍵一招。消費一頭連著群眾期待,承載著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一頭連著生產經營,關系著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必須把擴內需促消費的著力點放在這個現實需要上,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玉林市商貿業發達,素有“嶺南都會”美譽,2022年被列為廣西第一批區域消費中心試點城市,但也存在農村消費發展不足的短板。全市常住人口約582萬,其中農村人口約289萬,農村人口基數大,但農村消費占比僅為9%??梢哉f,玉林要加快消費提質升級,潛力很大。這就要求,必須充分提高對供給和需求的有機結合點就是經濟增長點的認識。一是對吃、穿、住、用等傳統消費,要在恢復、提升上做文章,做優存量。要加大對零售、餐飲、文旅等重點服務業企業的紓困扶持力度,全面落實國家和各級政府紓困惠企政策,出臺提振消費、穩定經濟系列措施,多措并舉通“堵點”、補“斷點”、解“難點”,促進消費有序恢復發展。二是要在開拓上下功夫,加快培育新型消費,做大增量。要重視終端消費品制造業品牌的培育和引進,持續打造“嶺南都會”消費購物節、“雙百”大促銷等促銷品牌,打造本土名店、名品。要提高供給質量,聚焦推動中藥材(香辛料)和北流陶瓷、陸川鐵鍋、福綿紡織服裝等優勢特色產業向標準化、品牌化、規?;l展,逐步解決產業大而不強、產品多而不優等問題,培育形成一批產業鏈供應鏈服務功能強大、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并能形成全國性交易中心和區域性流通基地。三是要抓好消費幫扶,助力鄉村振興。消費幫扶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舉措。種、養業是玉林的傳統優勢產業,要立足商務部門職能,激發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圍繞北流百香果、容縣沙田柚等開展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打通產銷,助農增收。
聚焦健全城鄉融合發展的現代商貿流通體系,在促進產需有效銜接上展現新作為
加快縣域商業體系建設是落實統籌城鄉發展、夯實“雙循環”節點功能的必然要求,是增強群眾獲得感、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的重要途徑。當前,我市縣域商業體系仍然存在著設施不足、末端不通、渠道不暢等短板弱項,與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盼還有較大差距。加快縣域商業體系建設,一是要整合資源建設縣域物流配送中心、鎮(街)商貿中心、村(居)服務站點,加快推進北流市全區縣域體系試點建設,組織容縣、陸川、博白、興業等縣市區全覆蓋申報。要注重“軟硬”結合完善商業設施布局,從“規模擴張”向“結構升級”轉變。要面向“兩灣”消費市場謀劃提升改造商業基礎設施,重點打造十大特色商業街區、十大專業市場、十大第三方物流品牌和十大消費品牌,加快推進各項配套建設。二是打造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耙豢嚏姳忝袢Α苯ㄔO指向的是非常細致而具體的生活需求,直接關系到城市的宜居度,關系到市民生活的質量和幸福感。玉林市作為全國第二批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城市,要以此為抓手,按“5分鐘到便利店、10分鐘到菜市場、15分鐘到商業綜合體”基本要求,以及一點多能、一店多用的基本原則打造新型一刻鐘社區便民生活圈,配齊與社區居民生活相關的基本保障類商業業態,逐步完善休閑娛樂等品質提升類業態,支持“全生活鏈”社區建設,把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真正打造成老百姓的“幸福圈”。三是加強農村商業體系建設。推動以縣城為中心、鄉鎮為重點、村為基礎的縣域商業體系建設,促進農村消費擴容提質升級。要加快縣、鄉(鎮)、村商業網絡體系和農村物流配送體系建設,發揮縣域和鄉鎮物流樞紐作用,支持建設一批縣級物流配送中心和鄉鎮快遞物流站點,完善倉儲、分揀、包裝、裝卸、運輸、配送等設施。在鄉鎮重點改造升級一批鄉鎮商貿中心,在村里要把一批“夫妻店”改造升級為新型連鎖便利店,進一步暢通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雙向流通體系,在促進農民收入提升的同時,促進農民消費升級。
聚焦“兩個融入”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在穩外貿穩外資中展現新作為
目前,我市對外開放還面臨著諸多困難和問題。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面對新形勢新任務,玉林要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首先,要助推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要進一步加大芒竹編、日用陶瓷、紡織服裝等自產產品出口力度,讓老百姓在對外貿易中獲得實惠。其次,是搭建好平臺,為外向型經濟發展提供支撐條件。要完善保稅物流體系建設,加快推進玉林口岸申建工作,積極推動玉林保稅物流中心(B型)施工建設,力爭2023年建成投入運營,同時鼓勵符合條件的進出口企業申建保稅倉庫。第三,是要加快外向型經濟園區建設,為外向型企業落戶提供更廣闊的空間。要充分利用玉林經濟技術開發區作為自治區級園區的龍頭帶動作用,積極融入廣西自貿區協同發展。支持推動龍潭產業園不斷完善各種要素保障,進一步提高園區的項目承載能力,為申報自治區級經濟開發區筑牢基礎。
(作者系玉林市商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原標題:
把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融入商務履職實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