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僑心僑力僑智 服務全市發展大局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強和改進僑務工作,形成共同致力民族復興的強大動力。這為我們僑務部門今后的工作和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僑聯作為黨和政府聯系僑界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如何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推動工作,充分發揮玉林是廣西最大僑鄉的優勢,團結和引領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凝聚起奮力建設“四強兩區一美”兩灣先行試驗區的思想共識和強大合力,大力推動全市“十四五”高質量發展,為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壯美廣西的玉林新篇章貢獻僑界智慧和力量,成為擺在面前的緊迫課題。
高舉旗幟,以思想引領凝聚僑心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各級僑聯組織要牢牢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愛國主義兩面旗幟,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黨的科學理論武裝僑聯干部頭腦、指導僑聯實踐。要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凝聚僑心僑力同圓共享中國夢”的新時代僑務工作主題,牢牢把握“根魂夢”的新時代僑務工作主線,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持續推進服務經濟發展、參與社會建設、維護合法僑益、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拓展海外聯誼、加強基層僑聯建設等工作,團結引領全市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廣泛凝聚僑界力量,為玉林經濟社會全方位高質量發展貢獻僑界力量。
要把持續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各級僑聯組織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不斷學深悟透黨的二十大精神,進一步堅定人民立場、堅持為民宗旨,厚植為民情懷。通過專題學習、班子會議、黨員干部大會等形式深入開展學習交流,堅持以上率下,建立領導帶頭學、干部跟進學、發動僑界群眾廣泛學的學習機制,真正把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好、領會透、宣傳到位、貫徹到底。認真學習自治區黨委、玉林市委關于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系列文件,積極采取各類措施全方位、多渠道推動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進機關、進僑企、進僑村,使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人心,轉化為推動玉林改革發展的強大動力,轉化為僑界干部群眾干事創業的巨大熱情和自覺行動,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在玉林僑界落地生根,結出碩果。
強化服務,以真誠服務贏得僑心
繼續健全完善僑聯組織服務工作機制制度。各級僑聯組織要積極配合市委、市政府舉辦玉博會、藥博會、海外華僑華人玉林懇親大會等大型涉外活動,為我市大型涉外活動做好服務。繼續加大每年參與招商活動的力度,為海外僑團來玉投資興業穿針引線,為國內企業豐富商業資訊、參與國際合作提供幫助,為推動僑商回歸、以僑引資工程和實施“走出去、請進來”戰略服務。通過帶項目出訪和拓展聯誼方式,做好重點海外僑商的工作,同海外友好社團、商業組織和區外玉林商會密切合作,大力推薦介紹玉林市和各縣(市、區)的產業分布、對接需求、重點優勢項目及吸引投資的優惠政策,積極配合海外僑商在玉林尋找合作企業和對接項目,科學引導僑商參與海內外合作及國際市場資源、供應鏈和價值鏈的構建整合,協助各級黨委、政府引進一批重點僑資項目。
深入開展“暖僑”活動。對內,各級僑聯組織要關注僑界民生,以開展“僑愛心·送健康”巡回義診和“僑愛心·光明行”等活動為載體,加大對困難歸僑僑眷的關心關愛,在全市加快推進涉僑糾紛多元化解工作,充分發揮市僑聯法律顧問委員會以及各縣(市、區)僑聯法律顧問的作用,更好地幫助僑界群眾維護自身利益。對外,各級僑聯組織要利用每年傳統節日或逢海外社團慶典、僑領就職等重要時間節點,給僑胞寄送熱情洋溢的賀卡或發傳真賀電,捎去僑聯的祝福;對海外僑領、僑商、僑胞、港澳臺同胞蒞玉,無論是參觀考察,還是探親訪友、回鄉祭祖,各級僑聯工作者都要給予熱情服務,讓廣大僑胞感受到一種家鄉親人般的溫暖氛圍。
大力推進“服務僑企”行動。持續推進“僑聯干部服務僑企聯系點”“推動惠企政策下基層進企業”等活動,通過多樣化的服務手段,為僑企增強發展的動力活力提供有效幫助。通過信息專報、人大議案、政協提案等形式,推動以幫扶中小企業融資、稅收等法律政策規定的完善與落實。運用中國僑商聯合會、廣西華商會、玉林市僑商會等平臺,參與組織經貿、科技交流等活動,從市場推廣、品牌建設、人才培訓、科技研發等多角度,為僑資企業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和提升綜合競爭力創造有利條件。
主動作為,以工作創新匯聚僑力
大力實施僑界引才引智工程。各級僑聯要發揮聯系廣泛的優勢,開展僑界引才工程,協助市委制定完善引進海外人才工作實施辦法,加大獎勵扶持力度,優化服務,營造有利于海外人才創新創業的環境。聚焦重點產業、重點領域和重點項目,有針對性組織開展海外專家到我市開展服務活動,柔性引進突破關鍵技術、發展高新產業、帶動新興學科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建立全域人才培育體系、為海內外人才提供創新創業平臺、投融資、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市場開拓等支持。發揮僑聯青年委員會的優勢,為新僑和海外留學人員回國創業提供服務,并通過舉辦新僑創新創業論壇和新僑創業成果交流會等活動,為智力引進和創新創業服務工作提供有效橋梁和平臺。引導僑智向農業農村、科技創新、節能環保等領域發展,向高端制造業、高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等產業傾斜。開展有針對性的調研考察活動,幫助和引導新僑和留學人員用好用足政府及社會提供的各種資源條件開展創業活動。
發揮僑界優勢推動鄉村振興。要著力突出僑聯組織在參政議政、文化宣教等方面的服務平臺優勢,就我市鄉村振興中的重點問題建言獻策,反映僑界心聲。要通過建立健全市、縣、鎮、村四級僑聯組織+僑胞之家的幫扶機制,發揮僑聯組織的整體合力,為農村歸僑僑眷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以開展“百企聯百村,僑界助振興”活動為載體,發動海內外僑企僑商和僑社團積極參與“一企幫一村”“一企幫多村”“多企幫一村”的結對幫扶活動,引導僑胞或僑資企業加大扶持方式,參與培育重點僑村鄉村振興示范點,與農村開展村企協作,積極引導拉動內需,讓群眾得實惠。通過引智下鄉,開展農業科普咨詢和農技培訓等科技扶貧工作,幫助農村建立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科技、智力援助體系。
加強海外聯誼擴大玉林海外知名度。各級僑聯組織要采取靈活多變的聯誼手段,主動拉近與僑胞的距離,搭建玉林與海外社團聯系。要實施“凝僑聚力”工程,建立與海外僑社團、海內外僑界重點人士保持經常性聯系機制,廣泛結交一批在政治上有地位、經濟上有實力、學術上有造詣、社會上有影響的“四有”朋友。在繼續保持與東南亞國家的傳統聯系、形成穩固聯系網絡的同時,要加強與全國各地僑聯的橫向溝通聯系,發現和培養一批僑社新秀,結交“新面孔”、吸收“新生代”、擴大“朋友圈”。要創新文化交流互動平臺,支持和鼓勵海外僑胞及港澳臺同胞做中華文化的傳播者和傳承者。(陳毅南)
(作者系玉林市僑聯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