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女童來“月經” 竟是異物惹的禍
玉林新聞網-玉林日報訊(記者 晏海珊 通訊員 李蔚霞)近日,一位媽媽發現自己7歲的女兒陰道出血,以為來月經了。心急如焚的她趕緊帶著女兒來到玉林市第二人民醫院兒科就診。沒想到檢查之后,竟意外發現在女兒陰道內藏著一枚金屬指甲剪。
小女孩媽媽告訴兒科主任李偉玲,女兒近2年來反復出現陰道流膿性分泌物,時有明顯臭味,在外院就診后未查出真正病因,治療效果不明顯,最近竟然來“月經”了。聽了小女孩媽媽的陳述后,李偉玲立即邀請婦科參與會診。婦科副主任周筠蘭仔細地對患兒進行檢查后,憑借豐富的臨床經驗,初步判定患兒陰道內存在異物的可能性大,推斷為異物導致陰道炎癥反復發作。推測出病因后,小女孩隨即轉入婦科接受進一步治療。婦科主任盧麗珍詳細查看后指出,小女孩正處于身體、心理發育重要階段,如真的存在陰道異物,需盡量在不損傷陰道和處女膜的前提下取出異物,以免對小女孩的身體、心理造成重大影響。
婦科團隊綜合患者自身情況,決定采用宮腔鏡陰道內鏡技術對患兒進行陰道檢查及診治。婦科副主任周筠蘭采用無損傷處女膜宮腔鏡技術為患兒行陰道內鏡檢查,果然在該女童的陰道內發現了一枚金屬指甲剪。明確異物位置后,周筠蘭熟練地使用微型鉗順利將這枚留置陰道內2年之久的指甲剪夾取出,小女孩全家人都松了口氣。
李偉玲介紹,幼女陰道內異物在臨床上比較常見。比如:發卡、橡皮、紐扣、彩筆帽、彈珠等。陰道異物留存陰道時間過長,可引起陰道出血、感染肉芽組織增生等,隨陰道炎癥的加重,異物可被炎癥組織包裹,嚴重可導致陰道粘連或宮頸粘連,影響生殖器官發育。因此,家長在給孩子洗澡、換內褲時,要仔細觀察內褲是否有異常分泌物、異常出血,外陰是否紅腫等,一旦發現異常,應盡早到醫院診斷治療,及時取出陰道異物,避免并發癥發生。
原標題:
7歲女童來“月經” 竟是異物惹的禍